English

将进酒 杯莫停

1999-08-31 来源:生活时报 文/曾诚 我有话说

宗白华先生在《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中说到:“我们生存在竞争剧烈的时代,受人侵略,受人欺侮,文化的美丽精神也不能长保了。灵魂里粗野了、卑鄙了、怯懦了。我们也现实得不尽情理了,我们丧尽了生活里的旋律的美,诗的徜徉,音乐的境界,一个最尊重乐教、最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没有了音乐。”此文的写作距离现在已经有半个世纪了,可以告慰宗先生的是,随着国力昌盛、社会清明,我们已渐渐找回了美的旋律,找回了盛唐两宋的雍容风度和诗赋名篇。北京音乐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在今年新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委约作曲”使“音乐、文学会师于新的起点”;童声朗诵承担起传递灿烂传统文化的责任;强烈的精品意识促成“最好的诗词、最好的作曲和最好的演员相会在最好的地方。”然而在更深的层次上,音乐会的成功正如音乐本身的成功,“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它的美不仅在于唐宋诗篇、古韵新曲,更美在回到文辞故乡的中国文化,美在回到精神故乡的中国人。

年初,人们开怀畅饮了“唐宋名篇”这樽美酒,北京音乐厅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在建国五十年国庆期间(9月24日———10月4日)将更为完善、更加精彩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加演十场,正可谓“将进酒,杯莫停”。届时,除保留大部分春节期间已经上演的篇目,将继续邀请首演成功的著名演员出场外,此次重演对于朗诵和音乐的意境提出了更上层楼的严格要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特邀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老艺术家郑榕担任朗诵,郑榕的声音沉郁苍凉,每到动情处仿佛让人看到老杜就在眼前。《岳阳楼记》自古“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听北京人艺的老院长苏民的诠释更能领会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的文辞之美。苏民先生还将吟诵《满江红》,阑干拍遍,仰天长啸,岳飞的一腔激愤喷涌而出。丁建华则新选宋人秦观的《鹊桥仙》朗诵,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唐建平作曲。丁建华那特有的柔美、宽厚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将完美地体现秦观那一片似水如梦的柔情。曾为《拯救大兵瑞恩》和《阿甘正传》配音、又在《纪念普希金诞辰200周年音乐朗诵会》上因朗诵“我曾经爱过你”而声名大噪的著名配音演员徐涛,特邀加盟此次音乐会,朗诵杜甫那首悲天悯人的《赠卫八处士》,作曲家刘长远赋予了这首作品极其强烈的戏剧性效果,这种效果相信能通过徐涛那独特的音域极宽、表现力极强的嗓音体现出来。著名旅德音乐家陈晓勇师从当代著名作曲家利盖蒂,应音乐厅之约为刘禹锡的《陋室铭》和李商隐的《无题》创作了一部室内乐。春节期间,这部合二为一的作品被分为两首分别演出,未能体现音乐的妙处。这次将在肖雄朗诵了两部作品后由弦乐队完整地演奏这一部清雅而旋律优美的室内乐。因交响乐《夕阳·水晶》而获法国第五届贝藏松国际交响乐作曲比赛第一大奖的著名旅法作曲家许舒亚近期正在赶制一部作品,为李白的《忆秦娥》谱曲,这一极为现代、空灵的音乐作品也将参加北京音乐厅再次上演的《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

唐宋名篇感动了作曲家欣然命笔为之谱写新曲,而当人们颔首聆听时,这些乐曲又使得千古名篇更为动人。在唐风宋韵激起心潮澎湃的一刻,诗赋、音乐、演员、观众全场融入了艺术的化境,这一美好的瞬间将在金秋的北京音乐厅停留,我们仿佛看到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回来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